//WHO WE ARE
/səˈsɜrəs/
[adjective]
A low soft sound, as of whispering or muttering;
a whisper; a rustling’.
SUSURRUS是細碎的聲音。
是微風拂過時樹葉摩擦,是海面細碎的波光粼粼;
是不平靜中的平靜。
Rustling in the hustling world, relieving the tiniest moments.
當紛擾成為日常,歸隱田園的嚮往往往只能向藝術作品中索求。
巴比松畫派(École de Barbizon)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國興起的鄉村風景畫派。他們被視為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起點之一。這種對於現實的「承認」,也為SUSURRUS帶來根本的啟發。
米勒(Jean-françois Millet, 1814-1875)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,並影響了梵谷和秀拉等後印象派的藝術家。
後印象派(Post-Impressionism)是法國在1886至1905年間主流的藝術運動,這些藝術家們不再滿足於追求光色,更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,進而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的自覺運用。主要藝術家包含塞尚、高更、梵谷、秀拉等人。
用微風吹拂的曲線拼湊出Susurrus字樣,堆疊成一個小小的森林。